为了进一步扶植和培育装备制造业企业中生产性服务业业务的健康发展,需要认真研究和制订有效的产业政策,引导更多企业积极开展围绕生产和制造的各种服务性业务活动。通过相关政策的实施和执行,促进企业转变发展方式,提高效益和效率,由价值链低端向上下游延伸,实现我国从制造大国迈向制造强国的愿景。
在高附加值向价值链的服务环节迁移、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市场需求的多样化的背景下,促进了现代制造业的不断发展,从生产型制造转为服务型制造己成为制造业发展的必然趋势,针对我国制造业与发达国家存在较大差距的情况,我国提出“现代制造服务业”的概念。
现代制造服务业是指,制造业企业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为提高市场竞争力和获得更高的利润,围绕制造业生产制造过程(尤其是前端和后端)的各种业务,开展为客户提供的以知识密集、附加值高为特征的专业服务活动,以及制造企业派生出的、与原有的核心业务紧密相关的独立的专业服务总称为现代制造服务业。现代制造服务业属于生产性服务业。
在20世纪90年代,OECD的30个成员国已经基本上建立了服务经济的产业结构,以知识技术密集型为本质的现代服务业占服务业的比重不断增加。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的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产业结构升级和布局调整、国际产业转移向高层次演进过程中始终发挥主导作用,发展的形式日趋多样化,涉及软件、金融、咨询等多个行业,涵盖产品设计、企业采购、交易处理、呼叫中心、IT技术保障和解决方案等多个服务环节。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推动了技术、新生产模式在产业中的渗透,现代制造企业的生产和服务功能日益融合,制造业高度发展呈现出服务化的新趋向,现代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之间的融合发展日益深入,表现为服务业向制造业的渗透,特别是生产性服务业直接服务于制造业的生产流程。
由于生产性服务业涉及的门类较多,行业管理较为复杂,发达国家采取制定服务业战略、成立专门机构负责协调和管理、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鼓励创新投入、减免和优惠税收、重视人才教育和培训等措施,在物流业,软件与信息产业,会计、法律、咨询等专业服务业,工程总承包等重点行业与方向上,制定和执行相关产业政策,指导和协调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
2009年, 中国阀门网对机械工业行业内300家企业现代制造服务业开展的情况做了典型调查,涉及装备工业中机床工具、电工、汽车、农机、工程机械、重型机械、仪器仪表等10个行业,收回有效问卷80份。通过调查分析,我国装备制造业现代制造服务业发展大致呈现以下现状与趋势:
(1)我国现代制造服务业已初现端倪,特别是大企业已经领先一步;
(2)从单机向成套、工程总承包发展,为客户提供解决方案;
(3)从出售产品向出售产品的服务功能发展;
(4)围绕产品开展售前咨询、售中实时监控、售后服务等服务业务,并逐步向专业化方向发展;
(5)开展专业化的增值服务、融资租赁、供应链管理优化。
|